·1952年,共和国百业待举,国家经济和各项建设急需大量光学人才。高教部根据中科院及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、龚祖同等教授的倡议,结合全国院系调整,在浙江大学设立国内高校第一个“光学仪器”专业。著名真空物理学家、浙大物理系主任何增禄任“光学仪器工程”教研室主任,盛耕雨任实验室主任,董大年任支部书记。首届招收52级学生21名,开创了中国光学工程高等教育的先河。
·1952-1954年,专业创办初期,何增禄、盛耕雨、董大年、丁绪宝、董太和、龙槐生、缪家鼎、陈远绳等8位教师先后任教。
·1954-1955年,因专业人才需求量大,由机械系其他专业每年各转入30名学生。1954年,浙江大学“光学仪器”专业54级学生数为60人;何增禄开设了第一门专业课程“物理光学”,龙槐生开设了“光学仪器理论”专业课程。
·1955年,浙江大学“光学仪器”专业55级学生数为90人。同年,何增禄奉调至清华大学工作,其后董太和接任“光学仪器工程”教研室代主任。
·1956年3月,原苏联莫斯科大地、航测制图工程学院光学专家罗曼诺夫教授来浙江大学讲学,为培训教师开设了“应用光学”和“大地测量仪器学”课程;同年年度招生总人数扩大至158人。
·1956年9月,我国第一届“光学仪器”专业毕业生21人通过严格的国家考试,顺利从浙江大学毕业,走上工作岗位,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的光学仪器高级专业人才。
·1958年,浙江大学在“光学仪器”专业基础上,增设“物理光学仪器(物光)”专业。总招生人数在120人左右;同年受轻工业部委托,专业开办了第一个“照相机设计与制造”培训班,为我国当时刚起步的照相机工业输送了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。
·1958年,在原玻工实验室基础上组建光学车间,成功地研制光仪系承接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光学系统。
·上世纪50年代末期,国家对光学仪器人才需求量大,国内其他高校纷纷开办“光学仪器”专业。清华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天津大学、武汉测绘学院、上海机械学院等国内新设“光学仪器”专业的高校纷纷选派教师来浙大进修。